當孟子大一點時,他當然去上學了。他喜歡去上學,他說:「我喜歡去上學!」他喜歡跟別人一樣,像個有學問的人。他就去上學了。有一天,他因為某種原因討厭上學,可能老師有責罵他,或同學不友善,或是他自己懶惰,或其他原因,他在上課時間逃學回家睡覺,不想再去學校了。那天他母親說盡各種道理,勸他回學校,他就是不肯,他很倔強又頑固。
那時孟子的母親正在織一匹絲布,看到孟子這麼頑固,就拿起剪刀剪斷她正在織的那塊絲布,然後她問孟子:「現在我們還能再用這塊布嗎?它還有用嗎?」小孩便說:「當然不能!妳為什麼要弄壞它呢?那麼好的一塊布,為什麼要剪斷它?」然後他母親說:「這就像你的學業一樣,如果你不繼續好好求學,就一無用處,如果你半途而廢,那之前所做的努力都白費了,半途而廢就沒用了。」
我們修行也是一樣,應該每天持續下去,否則即使過去很美好,或未來也許很美好,但半途而廢就不完整、不連貫,屆時我們生活中會碰到一些困難、障礙或不如意的事。我們不能期望事情總是如我們所願的簡單、順利,當情況需要的時候,我們要懂得如何取捨,要學習堅強,但處理事情要婉轉,否則在生活中我們會遭遇很多麻煩,永遠也長不大。
如果孟子的母親只是個很平凡的母親,我們今天也不會聽到孟子的名字,他永遠不會名垂青史、躋身於聖人之列。而且在中國,人口眾多,土地遼闊,能夠在那麼多人、那麼大的地方,名列為少數聖人之一,真是不容易,你數算不出中國到底有多少人,而要在那麼多人中出名、脫穎而出,實在很不簡單!而且中國有四、五千年的歷史,能成為傑出的一位,真的不平凡!
但世人卻忘記了他的母親,不知道她是誰,她做過什麼,只知道她剪斷一塊絲布、搬了三次家,但她這些作為,比孟子流傳給世人的所有學說都來得更有價值,她值得老師的地位,值得當所有時代的導師、所有母親的導師、所有老師的導師!如果她不是一位聖人、不是一位有智慧的母親的話,她不會在那種貧困的處境下,仍願意付出那麼多犧牲。
你能否想像孟子如果沒有這樣的母親,會變成怎樣?一位傑出的聖人可能就此滿足於每天靠殺生過活。所以你們知道聖人是怎麼產生的了,我們可以「化頑石成聖人」。我想我可以開一家工廠來「生產」聖人,是啊!我們可以做得到,只要給他們好的榜樣、好的環境、好的言論,他們就能成為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