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久以來使用礦物燃料(煤炭、石油和天然氣),已經造成當今世界所面臨的兩個主要環保問題:全球溫室效應改變了氣候型態,以及空氣、水和土地的汙染。礦物燃料屬於非再生資源,所以它的供應量會隨著人類的使用而逐漸減少。 所幸現在世界各國領袖都醒悟到此一狀況,前美國總統柯林頓於2005年12月9日在加拿大蒙特利爾的聯合國氣候會議中提議,希望世界各國作出承諾:全面使用節約能源的設備,並發展混合動力車、太陽能和生化燃料,以創造一個綠色能源的未來(註1)。 師父早已在1992年2月23日,在馬來西亞一場講經「化紅塵為淨土」裡提到石油的替代品。 「目前我們世界還是非常、非常豐饒,無論是礦物或是各種資源,即使沒有石油,我們也可以找到其他的東西來使車子運轉。「幽浮」不用汽油… 。 我們有各種燃料可以用在不同的用途上。在高等的世界,不像人類一樣需要汽油,太麻煩又太重了!他們使用不同的能源,不一定是太陽能,在大氣層中還有其他的能源,科學家可能已經發現了,但還沒加以利用。」 有些實用的創意已經研發成形,用來取代礦物燃料並改革現有的科技,以便減少對地球的破壞,進而恢復地球原貌。 高效率能源科技的目的在於降低現有各種能源裝置的耗能量。許多國家早已使用節約能源的裝置,目前在美國也逐漸普遍化(註2),恆溫定時器和「隨需啟動」的熱水器就是其中兩個例子。恆溫定時器可讓人預先設定每天各時段或每星期各天的溫度,以節約冷氣或暖氣所消耗的資源。「隨需啟動」的熱水器只在需要時才把水加熱,而不需一直加熱來保持一大槽熱水的溫度。 氫經常被認為是一種替代燃料,但是在自然界中,幾乎不曾發現過氫元素單獨存在,因此它必須從甲烷(CH4)或水(H2O)等物質中分離出來。氫比較像電池一樣,如同一個能源貯存系統,而非真正的替代燃料。 有些公司接受政府資助來研發氫燃料。例如加拿大有一家公司正在研發一種「太陽能製氫器」,這種設備藉由太陽能鏡板所產生的熱能,將反應槽加熱到高溫,再從甲烷分離出氫氣,整個反應所產生的氣體是氫氣、二氧化碳和水。這家公司同時也在試用生物無氧分解的方式取得甲烷(註3)。 把氫和氧轉換成水和電能的燃料電池,目前也被美國和日本汽車製造廠列入研究計畫中。使用燃料電池的汽車,其引擎的動力是來自於電力而不是燃燒汽油(註4)。 科學家一方面也在研發貯氫技術,譬如以金屬氫化物這種穩定的化學形式來貯存氫,這些技術也許最終將使氫成為一種既安全又經濟的能源,而得以廣泛地使用。 以樹木這類型植物的形式存在的可燃碳,是地球上最古老的能源形式,它遠勝於石油的地方在於所含的碳分子早已分佈在今天地球的大氣層中,所以燃燒後也不會顯著增加二氧化碳造成的全球溫室效應。當代科學家也研發了不同形式的生物能源,例如:通常由植物種子製造的生質柴油,以及由蔗糖製造的乙醇。 根據加拿大消費者事務專業協會(SOCAP)的報告,在1999年,加拿大由林業、農業和城市固態廢棄物所產生的生物能源,相當於該年27%礦物燃料的消耗量。歐洲和其他國家的政府也鼓勵民眾從礦物燃料轉為使用碳平衡(carbon neutral)的生物燃料。美國能源部並推薦以黃豆油作為製造生質柴油(biodiesel)的主要來源。馬來西亞每年利用棕櫚油生產數十萬噸的生質柴油。生質柴油的設廠費用低廉而且生產方式相對較為簡單,因此特別適合開發中國家使用。 在美國,大多數的燃料用乙醇製造成汽油醇(gasohol),這是含10%乙醇和90%汽油的混合物。南美大國巴西,相當倚賴由當地甘蔗製造的乙醇,來供給超過二百萬輛的汽車作為動力。乙醇不但具有碳平衡的性質,而且不會產生苯或是排放硫磺。巴西每年大約生產160億公升(35.2億加侖)的乙醇,其國內需求量約145億公升,國外需求也漸漸增加中(註5)。 使用纖維素來製造乙醇是最有前景的方法,因為地球上到處可見的農業廢棄物,譬如木片、玉米莖和柳枝稷(switch grass)等都富含纖維素,所以這種技術非常容易實施。目前科學家也正在研發使用微生物將纖維素更有效率地轉換成乙醇的技術(註6)。
核融合 不同於核分裂將鈾或鈽分裂成放射性產物後釋放能量,核融合的重點在提供沒有放射性汙染的能量,藉著結合二個重氫(氘或氚)原子成為氦。每一公斤海水提取出來的氘原子(7,000個氫原子中有一個氘原子)可以產生相當於300公升汽油的能量。核融合所需要的溫度和壓力只有在地心才找得到,所以在地表上很難進行這種融合反應。 俄國、法國、日本和中國四個國家正在開發「人造太陽」,到目前為止,俄國科學家已能做到在短時間內維持高達1億度的反應溫度。中國最近宣佈完成一座類似的超導融合設備,它使用高磁場和強力的雷射來壓縮和加熱融合燃料。有位俄國核子工程師聲稱:「熱核融合廠將成為未來能源的來源,地球的海洋裡有無限的同位素氫,那將是我們的燃料。」 下列是當今世界各地對替代能源的研究例子:
所有這些技術和新的能源概念,在世界各國不斷地發展,其中有些是政府資助的,有些則是商業投資。 如果世人能夠改變觀念和生活方式,改吃素食,大家變得更有慈悲愛心,那麼新的能源技術就可以更有效地運用。事實上,有篇最近發表的文章指出,素食對全球生命的復甦有直接的貢獻,因為素食所產生、造成溫室效應的二氧化碳微乎其微。相反的,美國許多地方的民眾食用大量的肉類,以每人每年消耗相同數量的卡路里來計算,每一個肉食者每年比素食者多產生1.5噸的二氧化碳(註8)。 同修們應該鼓勵更多人加入靈修行列,如此一來,他們自然會變得更靈敏,並盡力保護環境、支持環保。正如師父在「我們的世界正趕上天堂水平」的開示中指出(請參考本刊第138期「師父的話」專欄): 「那些星球的科學家現在投胎到我們地球來,他們前世珍藏的記憶還在,因此在物質的舒適方面,他們能夠讓我們的星球變成一個更適合居住的地方。 因為地球的振動頻率已經被提昇到較高等的水平,所以那些已經高度進化的科學家從較高等的星球轉世到我們這個世界時,痛苦會減輕,而且前世在別的星球的記憶不會失去太多。因此,多虧有你們,我們目前的科技發展才會這麼昌明。 所以我們應該繼續修行,即使我們本身不是科學家或電腦高手之類的,但只要我們精進打坐、淨化自己,以及自己的氣氛和周遭的環境,那麼我們就能夠間接地幫助了我們星球的發展。」 這些科學家聖人已經來到我們的世界,幫助我們進入一個新能源時代。從我們當前的做法,到達成師父所提及的直接從大氣中汲取能量的科技,仍有一段很長的路要走。然而,只有世人的道德標準和靈性意識都提昇到高水平時,科技才能幫助世界進步。在這段期間,我們應該提昇道德思維並淨化自己的行為: 「我們要設法教育人們:最起碼要誠實、工作勤奮、信靠自己,並發展內在的智慧。就算是做一些小工作,也要用奉獻的精神全心全意去做。即使他們沒有能力做自己的工作,至少在社會上是個誠實的公民,不騙人、不惹麻煩,而且有耐心、為別人服務,或至少不惹麻煩。這樣他們就不會嫉妒或挑釁別人,破壞他人在科學上或其他專業領域的成就。」(摘錄自師父1992年2月23日以英文在馬來西亞所作的開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