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的優異進展

歐洲城市默默引領世人邁向永續未來
英國新聞組(原文為英文)

「氣候變遷的問題是全球性的,但問題的起源卻是地方性的。」
∼歐盟「歐洲永續能源運動」籌劃人培卓•巴里斯特洛斯•托瑞斯 (Pedro Ballesteros Torres)
 

許多歐洲城市已將環保視為地方的責任,他們研擬出既實用又有效的計畫,默默帶頭邁向永續之路,朝著高於《京都議定書》所訂定的目標邁進,並激勵全球各地發起綠色運動。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位於瑞典南部的寧靜小城韋克舍(Växjö)。該城已成為一處「綠色」的度假名勝,吸引了全球的政治領導人、科學家和企業家們到此遊賞,他們也深受該城極為成功的環保計畫所啟發;此項計畫為這座城市贏得了歐盟所頒發的「歐洲永續能源獎」。
節能照明設施的實例(由東城科技有限公司提供 )

韋克舍自1970年代初期就開始致力於環境的保護;一項因鄰近湖泊遭到當地工業和農業嚴重污染而發起的淨化運動,使該市展開環保的旅程。自1993年起,該市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即不斷減少,截至2006年,已成功減少三成,遠低於全球每年每人平均3,236公斤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令人印象深刻。相對於1993年的排放量,韋克舍立定目標要在2010年之前減少五成,並於2025年之前減少七成,蛻變成無石化燃料的城市。

二氧化碳排放量減少最多的是該市的熱電廠,他們以當地林業的廢棄木料取代燃油,加以燃燒發電,而在發電過程中變熱的冷卻用水,則用於轄區的供熱系統,至於火爐中的灰燼,則送回森林作為添加的養分。

1994年,韋克舍更開始將所有的街道照明設備換成省電燈泡,並預計於2009年完成這項翻新的方案,如此每年將可減少六千公噸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石化燃料的替代選擇

韋克舍的公共交通事業也開始採取行動,減少石化燃料的使用,他們將當地污水處理廠所產生的沼氣運用在大眾運輸系統。政府並以發給津貼及在市內各處可免費停車的優惠條件,鼓勵民眾購買環保汽車。由市議會補助裝設的高科技定位系統,可透過衛星掌握計程車行蹤,使距離乘客最近的車子可以就近前往搭載,因此韋克舍的計程車減少了兩成的行車里程數。計程車駕駛人也要上「環保駕駛」課程,學習如何以最節省燃料的方式駕車,而計程車公司的車子則包括了油電混和車、乙醇車和沼氣汽車。

全市各處還有許多其他環保方面的努力成果,包括:社區對個人住宅裝設太陽能板、燃木爐以取代燃油的屋主提供補助;學生宿舍採用個別電錶;建造歐洲最高的全木造公寓之新住宅區。由於韋克舍位於木材工業區的中央地帶,相較於鋼鐵或混凝土等建材,生產及運輸木材所耗費的能源 較少。
斯德哥爾摩--更乾淨的城市
(攝影:哈利分﹝Harryfn﹞,
照片來源:Dreamstime.com)

這個擁有八萬居民的小城,當然不是孤軍奮鬥地在傾力處理這項全球問題。1996年,斯德哥爾摩成功發起歐洲的「宙斯」運動(ZEUS),亦即「都市社會零廢氣和低廢氣排放車輛」。這項運動使該市從所有的大眾交通工具著手,開始全面採用無污染的潔淨車輛。這些環保的運輸工具若非使用生質燃料,就是每公里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低於120公克,典型的代表車輛是油電混和車或極小型的汽車。該市的市議會與燃料業者和歐盟一起努力擴大生質燃料的供應,並與國家政府、非政府組織和其他城市共同合作,對購買潔淨車輛的民眾給予獎勵及賦稅方面的優惠。環保汽車目前佔斯德哥爾摩汽車總銷售量的兩成,使該市擁有歐洲最高的潔淨車輛比例,每年可減少二十萬公噸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瑞典的港口城市哥特堡(Göteborg),也在邁向更環保星球的道路上備受矚目。通常大部分的船隻是靠船上的輔助柴油引擎所產生的電力來供電,這是一種會造成嚴重污染而且很浪費能源的方法。哥特堡研發了一種岸上電力供應系統,利用風力渦輪發電機所產生的再生能源,提供下錨停泊的船隻所需的電力。這種方法使港口地區船隻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減少了九成四至九成七之多!這項計畫於2004年榮獲歐盟執委會頒發「清淨航運獎」,以表彰其傑出的環保成就。

 
聰明的節能和省錢方法

 
離岸風力發電廠供應陸上家庭
所需的電力 (攝影:羅迪克斯
﹝Rodiks﹞,照片來源:Dreamstime.com)

丹麥的哥本哈根有九成七的熱能,是取自於發電過程中所收集的潔淨、可靠又經濟的廢棄熱能。這套系統是於1984年,由五位市長與「哥本哈根大都會區暖氣傳輸公司」(Metropolitan Copenhagen Heating Transmission)一起設立,並由後者與附屬的VEKS公司共同經營。結合了改以天然氣和生質燃料(稻草和木柴)取代煤的熱電廠,該系統平均每年替每戶家庭節省了一千四百歐元,並替哥本哈根地區每年節省相當二十萬三千公噸的燃料油,等於減少六十六萬五千公噸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哥本哈根也擁有全世界第二大的離岸風力發電廠,共有八十座風力渦輪發電機,總容量為1.6億瓦,足以供應丹麥十五萬戶家庭的用電量,佔丹麥總用電量的百分之二。離岸風力渦輪發電機所產生的電力,比陸地上的渦輪發電機所產生的電力多了一倍半,這種發電設備每年可減少六十六萬公噸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空氣更乾淨,身體更健康--真划算!

 

除此之外,哥本哈根也提供安全無虞且高效率的騎自行車環境,堪稱是自行車騎士的樂土。該市在1995年開始實施公共自行車服務計畫,讓民眾可以在遍及市中心的一百二十個自行車停放架,取用及歸還公共自行車。這項由政府與民間合作的計畫,資金來源是依靠贊助和廣告收入,並由「哥本哈根城市自行車基金會」這個非營利組織推動經營。該計畫也提供受刑人和失業民眾工作機會,讓他們從事道路維修的工作。目前該市有三成六的居民是騎自行車上班或上學,希望在2015年之前能增加到五成,哥本哈根真是名副其實的「自行車騎士之城」。法國的「城市自行車」計畫也於2005年5月開辦,只要用一星期一歐元或一年五歐元的價格買一張預付會員卡,就可以在全市各處租騎自行車。里昂(Lyon)和維樂班(Villeurbanne)全市各處共有三百五十個自行車站,提供三千多輛自行車讓民眾使用。

巴黎的「公共自行車」則於2007年7月上路,這是類似「城市自行車」的計畫,只是規模大得多:共設立了七百五十個租借點,提供一萬零六百輛自行車,每個點有十五輛以上的自行車。巴黎市長貝特朗•德拉諾埃(Bertrand Delanoe)希望「公共自行車」計畫在2020年以前,能減少該市四成的車流量。其他如斯德哥爾摩、巴塞隆納、倫敦和一些德國與荷蘭的城市,也都實施了社區自行車計畫。

倫敦已實施「市中心交通壅塞費」的徵收規定,凡於上班日早上七點到晚上六點之間,在壅塞地段的公共道路上駕駛或停放車輛者,每天需繳交八英鎊的費用。2007年2月,收費地段增加了一倍,變成三十八平方公里,成為全世界最大的收費地段。根據官方的統計資料顯示,原本收費地段之內的交通量已減少了兩成,相當於每天減少七萬五千輛的車流量,每年約可減少二到三成(六萬公噸)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汽車駕駛人最主要的因應之道,就是改乘大眾運輸工具或改騎自行車。

2007年8月,斯德哥爾摩繼倫敦之後,成為歐洲第二個收取「交通壅塞費」的城市。該市在2006年的七個月試辦期間,就減少了一成四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以及兩成二的交通量。
「城市自行車」計畫所提供的
自行車 (攝影:傑克﹝Jakezc﹞,照片來源:Dreamstime.com)
倫敦以收取「交通壅塞費」
減少市中心交通量
(攝影:史帝芬•芬恩
﹝Stephen Finn﹞,
照片來源:Dreamstime.com)
巴黎鼓勵市民多騎自行車,
以減少交通流量 (攝影:大衛•修斯﹝David Hughes﹞,照片來源:Dreamstime.com)
巴塞隆納的巨型太陽能板
(攝影:安德魯•張伯斯
﹝Andrew Chambers﹞,
照片來源:Dreamstime.com)

 

另一個地方性成功採取環保行動的優異典範,是巴塞隆納的太陽能發電計畫。作為歐洲第一個在2000年實施「太陽能法規」(Solar Thermal Ordinance)的城市,巴塞隆納規定所有新建、翻修或變更用途的建築物,都必須以太陽能供應建築物內六成的熱水。這項法規適用於個人與公共建築物,以善加利用該市每年平均兩千八百小時的日照時間;其施行是由巴塞隆納能源署(Barcelona Energy Agency)所負責,估計在實施之後,每年可節省超過250億瓦的電力。西班牙全國已有許多城市跟進,促使該國制定類似而較緩和的規定。

氣候變遷的確是一個全球性的問題,需要國際間與各國民眾通力合作並採取行動。然而,一如本文開頭的引言所述,這項問題是由地方所引起的,因此各級政府、各類團體,一直到地球上的每個居民,都必須負起這項社會責任。感謝並恭喜所有這些勇敢肩負這項責任的歐洲城市,採取這麼多有效的行動,協助維護上帝賜給我們的這個美麗星球。但願他們的行動和精神能鼓舞我們每一個人,在日常生活中落實對環保的關注,並儘可能奉獻一己之力,協助我們美好的星球恢復原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