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纯存在的生活方式

 


印度赈灾工作人员鹏飞同修(原文为中文)

平常容易为世俗事焦虑的我,在去印度协助赈灾前,一直想透过内边的灵感,找到一种自在的生活方式:既可以应付生活开销,又能将外在的活动减到最低,并能够帮助修行的方法,但因自己无法分辨“需要”与“欲望”的差别,以致收支一直无法平衡。令人意外的是,这个难题竟在我印度一行返台后迎刃而解。   

在印度,我们这一团主要待在罗吉斯坦(Rajasthan)省,罗省旱象极为严重,省内许多地方在过去十年中,有七年曾遭受干旱之苦,其中有许多区域甚至已连续四、五年以上未见雨水。   

当地居民的生活极为困苦和简单,然而令人惊讶的是,在炎热难耐的高温环境下,却给人一种“单纯存在”的感觉。在这里,似乎没有你、我的分别,身分高低、事业成就好像也不是那么重要(反正大家的身分地位都差不多)。人们最大的享受,莫过于静待烈日高温过后,三五好友悠哉地相聚一起喝杯温热的奶茶或饮料,共享夜晚那份清凉。   

而我最大的享受,则是工作后回到住所,煮碗简单的汤面:矿泉水、面条和青菜煮在一起,再加少许味素,吃在嘴里,感觉味道特别香美,简直就像置身天堂一样。以前对身体健康相当重视而不太敢吃味精的我,也开始感谢味素起来。   

经过几十天的“求生”训练后,我学会为“单纯的存在”而感谢。为了生存,我了解到改变自己某些想法的必要性,也了解到什么是对生存“必需的”、什么是“多余的”。对以前的我来说,这种分辨的能力是一种可遇不可求的事,万万没想到在我回台后,竟然奇迹似地自然显现出来。现在不管碰到任何困难,只要念头一回到当时的情境,就会觉得事情变得轻而易举,很快地知道该如何取舍。   

感谢上帝,藉着印度赈灾一行,将我生活的智慧眼打开,并将我一身的焦虑洗净,真是所谓的“脱胎换骨”啊!

单纯存在的生活方式
在印度,我认识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