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南華早報 一九九四年二月二十日 (原文為英文)
難民的絕食抗議 似滾雪球般擴大中
露絲•馬蘇林(Ruth Mathewson) 報導
絕食抗議在大鴨洲 (Tai A Chau)
難民營裡進行,昨晚擁入了大約二百人嚴陣以待守衛著,醫療小組則加強陣容,以防更多的意外發生。
六位悠樂人─三男三女在絕食之後,已在難民營中的診所接受醫療照顧。三位婦女於星期三送到瑪麗皇后醫院,如今已經出院回到難民營。
數以千計的大鴨洲被收容者及白石和萬宜難民營的悠樂人,針對上週的國際協定─加速遣返尋求政治庇護的悠樂人,公開演出一場和平的自衛行動。
大鴨洲社區領導人說這種輪番上陣的絕食抗議,正如滾雪球般的擴大著,大約有一千民難民,已登記參加。
難民營消息透露,悠樂領導人正儘量限制絕食的人數,不過即使他們現在想限制也無法阻止絕食抗議。
在白石難民營的自衛行動也很高漲,在那裡的難民,不畏懼風吹雨打和寒冷的天氣,大約在昨天下午四、五點就靜坐。二千多個難民重複口號,而有三十五個人─三十三位男士和二位婦女繼續做絕食抗議。
大鴨洲的拘留者於二月八日開始展開絕食抗議,可預料得到是,此舉會加速上星期在日內瓦所開的國際會議,有關印、中籍難民的遣送回國政策。這個協定,也就是表示香港難民營裡的兩萬五千六百位悠樂人,在一九九五年底之前將會遣送回悠樂的事實,已面臨強烈的反對抗議。
悠樂孤兒 Ngo Van Ha
在這個星期就會知道,他將會在加州或是在悠樂成長。UNHCR 的香港執行長Jahanshah Assadi 先生說,是否要違反 Ha
本人的意願,遣送他回悠樂,或是允許他到洛杉磯與家人團聚,在星期二就會有所決定。在五個星期以前,Ha被從大鴨洲拘留所安置到白石難民營,當局計劃從那裡遣送他回悠樂。
香港南華早報1994.2.17(原文為英文)
賈桂林•克勞斯里(Jacqueline Crossley)
愛力生•威斯門(Alison Wiseman)
病倒的絕食抗議者,在真摯流露的信裡,講出要為「真正的難民權利」戰至最後一口氣。
昨天有三位悠樂婦女在大鴨洲 (Tai A Chau)
難民營因絕食抗議而病倒,均送到瑪麗皇后醫院。他們被人用擔架送往急診室,看起來既蒼白又疲憊。其中兩位仍有輕微的內出血,但政府發言人說三位的情況都還令人滿意。
其中一位婦女試著要說話,但因為太虛弱了,而發不出一點聲音。她把一張摺得皺皺的,內有手寫字的便條紙交給南華早報的攝影師。信上只簽 T.A.C
的名字,但卻講出許多悠樂人民對即將遣返回他們原已逃離國家的恐懼。信中也對不公平的審查過程及悠樂籍移民的基本人權被剝奪感到不平:「遣返的企圖就是要把我們標記為經濟移民。」
信上並談到她的父親在寫信人九歲時,為南悠樂政府效忠而死在監獄中,「我仍記得父親的最後一晚,瘦骨嶙峋,手上戴有手銬,但他的眼神卻充滿愛。為了他,我發誓為在這些營中的悠樂難民的『真正難民權利』戰至最後一口氣。」
我們不很清楚傳紙條的婦女是不是就是寫信之人。營中的診所承認有二十三歲、二十八歲、三十三歲的婦女在近約一星期的絕食抗議中,因身體不支而住進來。三位都埋怨頭暈目眩、不舒服。
來自營區的一個消息來源指出,絕食抗議的人數已增到一百二十三人。如果有其需要,人數會更多。消息來源指出雖然昨天在大鴨洲並無示威活動,但數千位營民在午餐時,卻有大規模的靜坐抗議。
其他參與協助的工作人員說,在白石難民營第一及第三區有示威活動,而第二及第四區在今天也會舉行抗議活動。參加示威抗議的人均被予以警告,如果場面一旦失控,安全部隊就會調派人到現場。
安全部祕書愛力斯達•區士培 (Alistair Asprey)赴日內瓦參加國際性的會議;此會議支持強迫遣返行動。他在回國後發表談話,表示:為了要維持法律與秩序,只要有需要,該會將無所不用其極。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香港南華早報一九九四年三月十一日(原文為英文)
不情願的旅客
史考特 (Scott Nckenzie)
約有十二名悠樂人這星期在「嘶喊踢打」下,被政府武裝的遣返飛機遣送回國。局內人都形容這次遣返是近年來最嚴重的一次。政府並沒有對外公開其登機過程。但南華早報確定,在星期二於啟德
(Kai Tak)機場登機的這五十四名難民中,有十二名是被人架到機上的。
有三名婦女及一名嬰孩本來也列在登機名單裡,但因為他們和美國方面有關係,所以香港政府答應美國的要求,並給予十一小時的延緩時間,讓他們繼續留在香港,等簽證辦好後,就能和在美國的先生重逢。
本報了解有十名這樣情況的婦女,原本也是列在搭機遣返名單上的,由於態度轉變,所以在上月就有七名從名單中刪去。
政府方面拒絕對搭機遣返之事予以置評。
SUNDAY MORNING POST
香港週日早報 1994.2.27 (原文為英文)
受傷者這一代眼中的世界
繪畫顯示小難民們經驗慘痛
儒思•馬修森(Ruth Mathewson)
最近一項繪畫研究顯示:香港難民營中的兒童活在船難、大白鯊、恐怖謀殺及鐵刺網圍牆的惡夢當中。
國際無邊界醫療組織 (M.S.F)從法國派了一位法國心理專家來香港,鑑定香港白石難民營小難民們的藝術作品,發現那些作品富含悲傷的意味。
這項史無前例的研究,要求六十五位三歲至十六歲青少年兒童以繪畫來描述自己所居住的環境、外面的世界、夢想、惡夢以及自由畫。
那耶醫生 ( Dr. Jean-Luc Nahel)並面談了那些心中有隱憂及作夢夢到血淋淋的謀殺景象及繪出「哭泣的孤獨小孩」的兒童。
那耶醫生表示:「這些現象顯示出心靈受創後加上壓力,而有此失調症狀。」
「憤怒、焦慮,只有從繪畫中才會知道他們的焦慮有多嚴重。」有力的粉蠟筆、色筆、水彩所畫出的線條顯示的是一團團的鐵絲網、一連串焦燥彈丸似的居住空間、淌血的身體、自由自在飛翔的小鳥、鯊魚橫行的海洋及寂寞孤獨的兒童。
三百二十五幅畫中沒有一幅是畫家庭生活的。那耶大夫說他也不知道為什麼。「也許是因為在那些體驗中,他們都是孤獨的吧!他們可能有父、有母,只不過那些體驗完全是他們個人內心的境界。」
MSF健康教育協調員史威爾女士
( Harriet Sewell)說,每位面談的兒童都是由於從悠樂逃亡出來時的痛苦海上旅程以及在香港集中營的生活,而有心理上的創傷。
史威爾說:「他們是一群受傷的小孩,至於其他進一步會有什麼影響,我們還不知道。這些小孩受到了驚嚇、很大的驚嚇。」「即使較小的,三至六歲的小孩所畫出來的房屋頂上竟然也是鐵絲網。」那耶醫生表示很多小孩都有著困惑。悠樂小孩想尊重父母親,不過卻對父母的價值觀感到懷疑,他們不知道父母為什麼選擇全家被關在鐵絲網裡的生活。
「小孩別無選擇,只有跟著父母。」他說「他們雖然有飯吃,生病時也有醫藥,可是以小孩的立場來講,如果隨時都可能在夜裡被搶奪、強姦或夢魘,那麼就什麼都不對勁了。」小孩心裡在害怕什麼人的時候,他不會說出來,可是在畫裡會看得出來,即使不是心理醫生也可以了解黑雲和鐵絲網代表的是什麼。有一幅十五歲小朋友的畫呈現的是:當陰狠巧奪、面目可憎的劊子手用鐮刀將首級割下時,年輕一代的悠樂人,驚慌的四下逃散的情形。
另一幅畫呈現的是:一對悠樂夫妻,他們在帶鉤鐵絲網的收容所裡,將他們的嬰兒呈獻給巨大、沒有笑容的自由女神像的神情。
大部份小孩的畫中都繪有可望而不可及近在咫尺的香港市區,鐵絲網之外的摩天大樓,在陽光下閃閃發光;小鳥、風箏、熾熱的和平之燭,遠處鮮紅的日落景色也佔畫中很大的分量。史威爾女士說:「小鳥意味著和平、自由,他們不跟大人認同,反而寧願當小鳥,自由來去。」
美國簽證受限──悠樂人民在希望中閃爍著恐懼
一位悠樂年輕婦女日前告訴一位專門受理難民專件的律師,她怕極了美國政府的一項簽證規定,該規定要求她必須回去河內才能繼續辦理簽證的下一個步驟。
潘貝克 (Pam Baker)律師表示,這位婦女是約二百五十位已通過美國移民局初步過濾而想移民到美國的香港難民之一。
美國政府有關單位最近通知這些期待移民者必須返回悠樂,才能進行最後一個階段的申請而得到綠卡。
唐•渥福 (Dan Wolf)
先生是華盛頓地區一位代表「合法協助悠樂人尋求庇護」機構的律師,他於上週具狀控告該國國務院不公平對待香港的難民。他表示這項新法完全
違反了該國移民法。
貝克律師認為這位年輕婦女的訴求正足以反應許多船民的恐懼,他們原想在辦完最後申請手續後就從香港直飛美國。這位婦女說:「拜託請想想辦法,我怕可能會被送回去。」貝克律師提到這位婦女已經結婚很久,正期待能跟在美國的丈夫團圓。
根據這項新的規定,這位婦女必須被迫回去河內,等待這項「有規則的遣送計劃」的程序進行完畢。而到底會拖多久呢?貝克太太說:「天曉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