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很多感想,有些不知道該怎麼說。很微細,但是你知道不一樣……。」幼兒園的葉老師很努力地讓我能越過語言,抓住她的真實感受。
「有一次,我們去擎天崗郊遊,前一天,我告訴他們,我們要去擎天崗;那裡有大草原,我們的車子會一直開,開到雲裡去……。」「那明天我就可以吃棉花糖囉,而且還是甜的喔!」一位觀音小天使無邪地應答。葉老師一臉滿足地回憶:「她就這麼回答,好天真,她馬上進入了雲的情境。」
「小同修比較好帶,他們很沈著、很寧靜,……後來我漸漸發覺,我心情低潮大多發生在週六、週日,因為這兩天沒有接觸小孩,好像少了愛力,小同修身上會散發一種愛,一種愛力。」她補上一句:「很美。」
「他們懂得什麼是師父。」當我問起園中小朋友曾否提及師父時,葉老師答道:「當他們說到師父時,會很開心。譬如,他們會告訴我,昨天去道場看到師父。說話時他們很興奮,雖然沒有用語言多加描述師父或介紹師父。」小孩滿心歡喜的提及師父,其實就是最好的介紹方式了。
在幼兒園裡每天安排大約幾分鐘的冥想課程,讓小孩閉上眼睛,順著老師的語言引導,去想像一些美好的事情,如潺潺水聲、媽媽美麗溫柔的笑容、樹枝上清唱的小鳥,或最叫人懷念的地方……等等,觀音家庭的小同修最容易閉目沈思,甚至有人看到化身師父來到園中照顧他們;有的甚至在課程結束後,仍然閉目不動,繼續享受自己內在的天國;好像再多外在的喧鬧嬉戲聲,也影響不了他。「小孩能在毫無要求的情形下,自動自發地靜坐,絕對不是普通的事。」幼兒園的一位出家人如此的說著。
接著,葉老師具體地比較了小同修與一般小孩的不同。她說:「來自觀音家庭的小孩顯得比較有安全感、自信、也充滿愛力,與小朋友間的肢體衝突少,人緣比較好,小朋友大都喜歡親近他們……觀音小孩在家的表現與在校的表現較一致,比較不受外在環境的影響,情緒不易隨外在環境的變動而改變,很穩定。此外,比較有主見。」
另外,葉老師也談及小同修有著很大的影響力,她說:「很多吃葷家庭的小孩,受他們影響,不再吃肉。有的父母在小孩的堅持與老師的協調溝通下,便給小孩準備健康素食,甚至小孩畢業,上小學了,仍持續吃素。」
這次採訪,讓我覺得小同修載滿了師父的加持和愛力,因而成為周遭愛的泉源。